集成电路IC行业进入变化期,需另找路径
集成电路(IntegratedCircuit,简称IC)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器件。它是经过氧化、光刻、扩散、外延、蒸铝等半导体制造工艺,把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所需的半导体、电阻、电容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导线全部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,然后焊接封装在一个管壳内的电子器件。其封装外壳有圆壳式、扁平式或双列直插式等多种形式。集成电路IC技术包括芯片制造技术与设计技术,主要体现在加工设备,加工工艺,封装测试,批量生产及设计创新的能力上。
而在如今,集成电路IC行业正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
首先是国际大企业正通过不断加快先进技术研发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。2012年,英特尔、台积电、三星电子分别入股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厂商ASML,共同研发18英寸生产线关键设备及技术。英特尔、三星电子、台积电等7家半导体企业1995年投资额占全球总投入的24%,2011年已增至64%。
并且,热点市场进入壁垒不断增高。集成电路IC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在平板电脑、移动通信、数字电视等热点领域,国际大企业正通过商业模式创新、并购整合、专利布局等手段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主导权。
其次,产品上市周期越来越短,研发成本不断提高。随着集成电路IC技术的不断进步,研发新技术、新产品以及建立先进生产线的成本急剧攀升。
明确产业发展路径再破“围城”
集成电路IC技术日新月异,市场瞬息万变,在新的产业发展形势下,应加强对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新特点、新热点、新趋势的分析和研究,寻找资金、市场、技术、人才、政策等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五大要素的有效配置方式,积极探索适合我国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,确立适合我国集成电路IC产业的发展路径。
一要抓住宏观政策变化的契机。上世纪我国是以“908”和“909”大工程带动集成电路IC产业,而《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》和《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》两个重要文件,体现的则是通过政策驱动和市场来带动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。目前,应加紧推进优惠政策相关细则出台,如推动集成电路IC设计企业免征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尽快出台,研究制定封装测试、专用设备和关键材料所得税优惠政策,探索集成电路IC全产业链海关全程保税监管模式。面对长期存在的产业劣势和新的竞争格局,我国集成电路IC产业要想从根本上突破“围城”,重要的还在于明确产业发展路径。
二要抓住移动互联时代的契机。虽然PC行业的WINTEL格局难以打破,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终端等新兴领域的发展,出现了“Google-ARM”、苹果等新的商业模式,原有的WINTEL体系受到了较大挑战,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为集成电路IC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,也为后发企业提供了进入路径。
三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。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,创新组织方式和模式,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以及集成电路IC研发专项资金的组织实施为重要手段,创新组织方式和模式,依托优势单位,在重大产品、重大工艺、重大装备以及新兴领域实现关键突破。
四要营造良好产业生态环境。引导技术改造等国家财政资金向集成电路IC行业倾斜;增强关键设备、仪器和材料的开发能力,支持大生产线规模应用;加快提升国家级集成电路IC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水平和能力,强化国产芯片和软件的集成应用;通过政策引导、项目安排、环境营造等手段,加强芯片与整机企业间的互动,以整机升级带动芯片设计的有效研发,以芯片设计创新提升整机系统竞争力;探索软硬件协同发展机制、全产业链合作机制,逐步构建有利于产业自身发展的生态环境。
五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。引导和支持企业间兼并重组,优化企业结构,提高产业集中度,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;打造一批“专、精、新、特”的中小企业,以适应产业发展新形势和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;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和资金进入集成电路IC领域,增强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活力和后劲。
六要均衡发展集成电路IC产业三大环节。在集成电路IC产业的设计、制造和封装测试三大环节中,过去80%都是封装测试业,现在已下降到1/3,我国集成电路IC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重点发展设计业,在芯片生产工艺、可靠性等方面提升水平,提高先进封装工艺和测试水平,形成芯片设计业、芯片制造业、封装测试业较为均衡的三分结构。2011年全球集成电路IC产业规模为3009.4亿美元,但它是“脑细胞产业”、基石性产业,所蕴含的技术含量和产业带动作用十分巨大。重视集成电路IC产业,要摈弃产值利润追求,将目标放在提高“中国智造”的核心竞争力、增强国家信息产业的实力以及国防安全上。